图书馆研究 ›› 2020, Vol. 50 ›› Issue (5): 82-92.doi: 10.3969/j.issn.2095-5197(2020)05-0082-11
杨 萍,谢 娟
收稿日期:
2019-12-23
出版日期:
2020-09-30
发布日期:
2020-12-12
作者简介:
杨萍(1976-),女,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发展;谢娟(1982-),女,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
YANG Ping,XIE Juan
Received:
2019-12-23
Online:
2020-09-30
Published:
2020-12-12
摘要: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借助于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在提供移动学习的信息服务中,公共图书馆具有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以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学习为研究点,通过数据调查和现状研究,从服务资源、服务模式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讨移动学习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推广情况,对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进行评价,并针对移动学习的差距与不足提出若干对策,以期完善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学习资源建设、高效服务于读者,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
杨 萍,谢 娟. 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学习服务现状及发展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82-92.
YANG Ping,XIE Juan.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Learning Services in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J]. Library Research, 2020, 50(5): 82-92.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2]Desmond Keegan. 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0(5):6-10.[3]Mike Sharples. 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2000,34(3).[4]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21-25,36.[5]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5):105-109.[6]Sariola J,Sampson JP,Vuorinen R,Heikki kynaslahti.Promoting mlearning by the Uniwapproject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J/OL].[2001- 07- 12].http://www.icte.org/T01-Library/T01-254.pdf[7]曾群,石晓旭.3G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对移动学习的支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6):57-61.[8]张宝生,祁晓婷.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移动图书馆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8(6):117-127.[9]魏群义,袁芳,贾欢,霍然,侯桂楠,杨新涯.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3):50-63.[10]施国洪,张晓慧,夏前龙.基于QFD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评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7):46-51.[11]高建辉.移动图书馆无线专网构建体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34-37,45.[12]倪懿.SoLoMo 模式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1):77-80.[13]陈立人. 移动学习视角下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8.[14]王伟,唐烨伟,钟绍春. 移动学习系统理论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17-22.[15]徐恺英,刘晓辉,赵旭. 基于移动学习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72-75[16]魏群义,袁芳,贾欢,霍然,侯桂楠,杨新涯.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 (5):50-57[17]姜颖.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12):75-78.[18]林辉.移动学习与移动图书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8):21-23.[19]鄢小燕,李名洋. 国内图书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2):63-67.[20]严栋.M-Learning 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0,32(4):14-16.[21]朱轶婷,宋庆功,宋玲玲,秦程程.中美日高校图书馆面向移动学习服务的比较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20):69-74.[22]李巧玲.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13(8):93-97.[23]陈小卫.省级公共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2014 (1):14-17.[24]黄荣怀, JYRISALOMAA. 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科学出版社,2008.[25]李聪.基于图书馆微服务的移动学习[J].中国科技信息,2015(22):113-114. |
[1] | 刘晓波. 数字孪生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探索与思考[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06-111. |
[2] | 杨 勇1,李文文2,陈玉平1,陈天娥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现状与启示*[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18-128. |
[3] | 李晓旭. 2010-2019年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的嬗变——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 |
[4] | 康思本1,于兴尚2. 共享经济背景下家庭图书共享模式构建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25. |
[5] | 王 丽1,2. 近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概述*[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69-73. |
[6] | 张耀坤,徐若晴.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策略研究——基于“双一流”高校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7. |
[7] | 萧凯茵.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策略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8-17. |
[8] | 郭 璇. 2010-2019年国外暑期阅读项目研究方法探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8-26. |
[9] | 付勃达. 生命周期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69-79. |
[10] | 黄 俊.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以陆家嘴“融书房”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21-25. |
[11] | 李路娟1,魏辅轶2. DRAA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条款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40-46. |
[12] | 龚 军. 高职院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的思考——以56所“高水平”学校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61-66. |
[13] | 詹 田. 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75-80. |
[14] | 赵 群. 大数据时代军事人才信息检索能力的塑造[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101-106. |
[15] | 郭晓婉. 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29-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