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严栋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 2010(7):8-10.
|
[2] |
王世伟 . 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 2011(12):1-5.
|
[3] |
王世伟 . 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 2012(11):2-7.
|
[4] |
王世伟 .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6):22-28.
|
[5] |
刘丽斌 . 智慧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建设 2013(3):87-89,94.
|
[6] |
李显志, 邵波 . 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 2013(8):12-17.
|
[7] |
吴吉玲 . 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 2015(2):43-45.
|
[8] |
孙利芳, 乌恩, 刘伊敏 . 再论智慧图书馆定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8):17-19,68.
|
[9] |
陈嘉懿 . 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3(1):54-58.
|
[10] |
黄辉 . 基于物联网标识体系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4(8):41-44.
|
[11] |
康晓丹 . 构建第三代图书馆的技术思考——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1):78-82.
|
[12] |
郎玉林 . 智慧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 2015(4):77-79,84.
|
[13] |
曹轶 . 三维智慧图书馆的设计和实现——以宝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2):89-92.
|
[14] |
乌恩 . 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 2012(5):102-104.
|
[15] |
李一平, 徐迎, 邓玉 , 等. 图书馆作为开放智慧服务中心的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3(8):5-11.
|
[16] |
赵晓芳 .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实现与构建[J].图书与情报 2012(6):46-48.
|
[17] |
李后卿, 董富国 . 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策略探析[J].图书馆 2016(5):80-84.
|
[18] |
胡海燕, 赵全芝 . 基于全面感知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 2014(9):105-110.
|
[19] |
罗粤民 . 开放获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11):34-36,66.
|
[20] |
卢志国, 蒋燕萍, 倪代川 . 论智慧图书馆服务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J].图书馆 2015(10):46-49.
|
[21] |
陈卫静 . 智慧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5(12):49-52.
|
[22] |
周玲元, 段隆振 . 基于情境感知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7):71-74.
|
[23] |
曾子明, 金鹏 . 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体系及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 2015(12):16-22.
|
[24] |
曾子明, 陈贝贝 . 融合情境的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6(2):57-63.
|
[25] |
陈远, 许亮 . 面向用户泛在智慧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构建[J].图书馆杂志 2015(8):4-9.
|
[26] |
秦格辉 . Zigbee与RFID整合应用研究——智慧图书馆感知网组网设计[J]. 图书馆论坛 2014(5):86-91.
|
[27] |
韩丽 . 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情报 2012(5):48-50,54.
|
[28] |
陈萍秀 . 基于SoLoMo的图书馆互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12):38-40.
|
[29] |
谢蓉, 刘炜 . SoLoMo与智慧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3):5-10.
|
[30] |
刘喜球, 王灿荣 . 可穿戴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助推器[J].图书馆论坛 2015(6):105-108.
|
[31] |
王彩虹 . 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 2014(2):109-112.
|
[32] |
储节旺, 李安 .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对技术和馆员的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 2015(8):27-34.
|
[33] |
侯明艳 .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J].现代情报 2015(5):165-167.
|
[34] |
约翰逊 . 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 2013(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