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数据资源整合、检索功能、数据挖掘服务、全文获取途径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知网学术搜索、超星发现系统、百度学术搜索三大中文发现系统的发现功能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通过数据比对,认为超星发现系统无论在资源整合还是数据挖掘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的知识发现系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以提高知识发现系统的整体水平。
李盛铎为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然其生卒年以讹传讹处颇多,常见说法达六种之多。据李盛铎讣闻,佐以民国报章,指出生卒年考订中常见的问题,对李氏生卒年进行辩证。讣闻附带的哀启对李氏为政为学,以及病逝前后情形记述较为详细。对其标点整理,并对讣闻的价值进行简略的讨论。
《江苏艺文志·淮阴卷》“宿迁县”条共收录宿迁著者49人,其中明代3人,清代46人。通过翻阅检索地方史志文献资料,辑得失收著者58人,已收著者但有补辑失收作品的11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正进行服务转型,从传统服务方式转向移动服务方式。在此背景下,微信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便捷、低投入、高回报的微服务平台。主要以39所医学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多种调研方式,针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认证情况、账号类型、服务菜单栏、首次推送消息时间、月推送频率、最近文章点击量、图书馆官网微信二维码位置等进行调查,以分析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福建省福州、厦门地区的8所公共图书馆非编人员的现状为案例,通过多重案例研究,根据雇佣关系和用工模式的不同,将公共图书馆非编人员分为完全劳务派遣工、转移劳务派遣工、政府购买服务性质用工、见习生4种类型。通过其雇佣关系、招聘渠道、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薪资福利的特点来分析不同用工方式的优劣势,进而探讨当前公共图书馆使用非编人员的困境,并提出若干可操作化的应对措施,为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改革图书馆用人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以外国名称主题词为主要切入点,探讨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Web版)名称主题词相关的问题与可商榷之处,重点关注个人名称主题词与题名主题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涉及类号、词间关系等。旨在对《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有待规范化的细节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把发展心理学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结合起来的课题却几乎是空白。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入手,按照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把未成年人按年龄分成四个级别,分级探讨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阅读资源、阅读环境和阅读引导。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引入信息成功理论,构建了图书馆微信用户接受和使用行为模型,确定了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个体差异、网络相关等17个变量,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用户接受图书馆微信的主导影响因素,并提出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建议。
新时期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要研究图书馆的基本价值,以资源价值、空间价值、文化价值和公共服务价值为基础构成图书馆的价值网结构,基于图书馆的价值网结构,有序加强建设核心文化,推进知识服务的资源文化,营造多元的空间文化,建立“自由平等”的服务文化,积极构建特色文化以推进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通过实地采访、网络调查,结合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数据服务工作,分析开放数据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研我国“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查看高校图书馆在迎新期间推送的微信,从中筛选出与迎新相关的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迎新影响力、推送效果进行计算评定,最后针对图书馆微信迎新推广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微信迎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端刻《天发神谶碑》拓本,从侧面反映了清晚期社会上兴起的复古造碑之风。考论此拓本中的题识,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晚清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祖翼,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天发神谶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加快湖北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前进步伐,基于文献计量的理论建立适当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依据ESI数据库平台,以湖北省进入ESI排名的所有高校为研究对象,从各高校的论文产出角度来分析其科研竞争力现状,并对湖北省高校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
通过实证调研进行数据分析,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工作实践为例,探讨了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的个性化服务中提出了新生入学教育、真人图书服务、知识分享空间、学科馆员制度、读者决策采购与合作共享共赢几个方面的思考。
视障读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他们享有均等的社会文化权益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借鉴中国盲文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建筑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布局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读者需求、信息环境的变化出发,探讨了现代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布局的原则和具体思路。
学术社交网络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科研人员相互联结、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的方式。本文针对 ESI高影响力学者对典型学术社交网络平台ResearchGate的使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ESI学者平台注册率达38.66%,且社会科学领域学者注册率最高;其信息共享行为以共享项目和研究资料为主,对未公开信息共享意愿较弱,且与其影响力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社交行为以信息展示和获取为主,对问答服务利用较少,且与其影响力之间不存在或只存在弱相关性。
在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MOOC化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MOOC化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提出通过革新教学理念、加强宣传推广、多方筹措资金、注重协同合作等策略来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MOOC化,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直接浏览图书馆网站与在线咨询相结合方式,获取辽宁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数量、形式、读者范围和规章制度方面的数据,得出高校图书馆开放意识、开放范围、开放程度和形式方面的调研结论。
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整合分析,将活动模式归类为三种:以书为媒、以人为媒、以屏为媒,详细分析了三种模式下的主要活动形式和典型案例。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信息环境的变化,积极拓展数字阅读推广,穿插、整合“书”“人”“屏”三种模式的综合推广活动,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模式。
近年来的智库建设为图书情报机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充分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源,围绕地方图书情报机构的智库功能挖掘,阐述了地方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功能定位、管理、人才队伍、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读者的任何行为都变得有迹可循,图书馆应充分采集和挖掘这些读者行为数据,从读者数据中分析读者行为规律和使用习惯,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好地制定决策,也可以使读者更有效率地享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元数据众包和文本建设众包是国外图书馆界众包项目的主要模式。以国内CADAL数据库和《广州大典》数据库为例,阐述了元数据众包和文本建设两种众包模式在国内古籍数据库中的应用,提出这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州大典》数据库的文本建设的众包功能,提出优化改进措施。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成为各个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何有效地调动外包中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符合其群体性特点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外包中青年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以服务创新为本,积极拓展学科服务模式,围绕自建学科服务平台的设计目标、平台架构、功能模块设计及平台实践应用,阐述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基于自建平台创新学科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对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为我国传统小学的根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之作,研究者蔚为学林,形成了“段学”。段学,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其所形成的学派。对清代“段学”体系的有关研究著述进行辑录考略,为段《注》的研究者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指引,从而推动《说文》学和段学的深入研究。
经典阅读推广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热门话题。通过了解国内外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进而解析中山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提出包括加大宣传力度、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指引、了解读者需求提供资源保障、关注读者心理并营造舒适空间、借助社会资源和利用自媒体等由点及面的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体系构建的建议。
在概述MOOCs基础上,对国外MOOCs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梳理,从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新闻和期刊论文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国外图书馆界MOOCs研究文献较多,但较为分散,未来可寻求从政策支持、加强图书馆界对MOOCs的系统研究、馆员积极参与MOOCs建设、图书馆研发个馆MOOCs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针对未成年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特点,以真实案例展现读者满意度调查的问卷设计和调研过程,并从多视角分析数据获得结论。少儿图书馆满意度调查设计和结论可供相关研究和工作人员参考,以期提升少儿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调研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揭示了满意度调查数据蕴藏的丰富内容,期待各类图书馆通过满意度调研挖掘更多的信息,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对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进行调研,调查内容包括校友服务专栏建设、书刊借阅、电子资源使用、参考咨询服务、公共设施开放以及收费问题,认为内地高校图书馆应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经验,积极提供校友服务,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