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海燕. 数字图书馆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以超星数字图书馆为例[J].出版广角,2017(6):43-45.[2]汪冰.数字图书馆:定义、影响和相关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6):9-17.[3]宗淑萍. 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10-1314.[4]赵蓉英,魏绪秋.近十年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态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22-28,73.[5]刘海舒,李慧萍.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建设及整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3):89-92.[6]潘云鹤.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8(5):5-8,44,79.[7]徐淑娟,都平平,刘灿,王静. 我国行业高校图书馆联盟研究与发展现状探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17(8):65-70.[8]王宁宁. 欧美图书馆联盟参与OA 出版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8(3):22-28.[9]谢卫红,董策,李忠顺.基于Citespace的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可视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7,37(2):126-133,162.[10]刘炜,叶鹰.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5):32-41.[11]Newman M E J. Modular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6,103(23):8577-8582.[12]Peter J. Rousseeuw.Silhouettes: A graphi-cal aid 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validat- ion of cluster analysis[J].Journ- 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1987:53-65.[13]倪萍.少儿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6):58-64.[14]刘芷新.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文化与理念[J].新世纪图书馆,2016(3):8-11.[15]谢强,刘术华. 我国数字阅读最新发展及对图书馆电子书服务的启示[J].图书馆,2017(1):24-27,33.[16]张静.移动阅读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阅读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98-102.[17]王福,陈晓华.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多维度融合及服务聚合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6):173-180.[18]黎清.高校图书馆个性导向服务趋势变革与策略提升[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74-79.[19]施国洪,赵庆.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7,36(1):50-58.[20]杨文建.英美数字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3):87-95.[21]曾粤亮.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的实践与启示——以美国公共图书馆为例[J]. 图书与情报,2018(1):88-95.[22]余文雯.数据驱动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7(5):114-119,148.[23]苏敏,许春漫.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馆员队伍建设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8(11):28-35.[24]潘云鹤. 人工智能2.0 与教育的发展[J]. 中国远程教育,2018(5):5-8,44,79.[25]周刚志,王星星.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5):5-9.[26]何蓉.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8(05):13-19.[27]吴钢,张沫. 我国图书馆法规条款内容所涉著作权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6):54-62.[28]姚鹤徽. 谷歌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44-48.[29]崔惠敏.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5(3):88-92.[30]初景利,孙杰. 图书馆出版:新领域、新能力、新挑战[J].图书情报知识,2018(6):86-93.[31]谢艳芳. 数字时代IFLA 图书馆电子借阅原则[J]. 图书馆,2015(5):53-56.[32]马丽萍.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之机遇、挑战与未来展望[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5):29-33.[33]王忠义,夏立新,王伟军. 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3):13-17.[34]丁柯允,宋歌笙.《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指南》修订解读[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S2):1-3,8.[35]苏清闽. 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价值实现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5(4):35-39.[36]刘海鸥,陈晶,孙晶晶,张亚明.面向大数据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情境化推荐系统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9):58-64.[37]张兴旺,李晨晖. 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5):42-48.[38]刘炜.关于“下一代图书馆系统”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4(5):7-10.[39]吴建中.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4):4-17.[40]周维彬,董成娣,李丰. 去中心化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4-8.[41]谢艳秋,徐路,郭婷婷.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转型趋势研究——《2016 年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解读及启示[J].现代情报,2017,37(10):104-109.[42]杨鹤林,李宾,朱前东.从创客空间到数字人文场所: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iSpace 建设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8(3):56-62.[43]张雅琪,杨娜,李诣斐,柯平.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评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5):18-24.[44]张海萍,高清. 苏州地区公共图书馆24 小时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2):23-26,36.[45]唐义,肖希明,周力虹.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35(7):12-25.[46]王淼,郑建明. 文化扶贫视角下的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策略[J].图书馆,2018(6):15-20.[47]完颜邓邓,肖希明.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网站浏览检索功能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4):61-65.[48]冯红娟,张炜.数字馆藏元数据的应用与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7(4):68-71.[49]胡媛,胡昌平. 基于知识聚合的数字图书馆社区推送服务组织——以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社区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5(2):66-76.[50]余其凤,陈振标,刘敏榕.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7):30-36.[51]肖珑.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写在CALIS 项目建设20 周年之际[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3):18-27,66.[52]王俊.公共图书馆区域协作标准化构建及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9(6):49-52,72.[53]林毅忠.数字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变革与发展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95-98.[54]陆康.基于众筹的学科服务与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7):97-103.[55]聂峰英. 基于协同联盟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J]. 新世纪图书馆,2016(1):36-40.[56]杜敏,张瑞红. 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建设刍议[J].情报资料工作,2015(4):98-101.[57]王福,康健.蒙古文资源数字化共建共享保障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3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