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奥斯本, 盖勒布 .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2.
|
[2] |
吴建中 . 再议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门话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4):4-17.
|
[3] |
陈传夫, 陈一 . 图书馆转型及其风险前瞻[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4):32-50.
doi: 10.13530/j.cnki.jlis.170017
|
[4] |
张军华 .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研究评述与展望[J].图书馆建设, 2017(1):91-96,102.
|
[5] |
黄百川 . 构建市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新路径——佛山市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图书馆杂志, 2014(10):74-79.
|
[6] |
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37-41.
|
[7] |
毛寿龙, 李梅 . 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171-172.
|
[8] |
SAMUELSON P A .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4):387-389.
doi: 10.2307/1925895
|
[9] |
于良芝 . 图书馆情报学概论[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6: 238.
|
[10] |
萨瓦斯 .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11] |
贺伟 . 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新尝试[J].图书馆杂志, 2014(2):37-40,94.
|
[12] |
萨拉蒙 . 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34.
|
[13] |
马艳霞 . 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 2011(11):27-30,47.
|
[14] |
刘涛 . 图书馆服务供给模式的效率表现与非效率解[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4):4-9,49.
|
[15] |
OSTROM E . Beyond Markets and States:Polycentric Governance of Complex Economic Syste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3):641-672.
doi: 10.1257/aer.100.3.641
|
[16] |
ANSELL C, GASH A .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8(4):543-571.
|
[17] |
张康之 .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131.
|
[18] |
HUXHAM C, VANGEN S, HUXHAM C , et al. The Challenge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Public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 Theory, 2000(3):337-358.
doi: 10.1080/14719030000000021
|
[19] |
王峰 . 寻找平衡之美:评《合作治理:再造公共服务的逻辑》[J].公共行政评论, 2010(5):195-201.
doi: 10.3969/j.issn.1674-2486.2010.05.010
|
[20] |
胡洪彬 . 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13(2):91-94.
|
[21] |
郭冰滢 . 基于合作治理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模式研究[J].图书馆, 2016(1):104-106.
|
[22] |
肖希明, 完颜邓邓 . 治理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J].图书馆论坛, 2016(7):18-23.
|
[23] |
屈义华 . 谈“项目立馆”[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2(4):12-16.
|
[24] |
黄佩芳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探微[J].图书馆, 2015(2):80-83.
|
[25] |
陈艳 .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17(5):17-20.
|
[26] |
张萌 .公共图书馆领域PPP模式构建研究——以智能图书馆为例[J/OL].[ 2017- 11- 12].图书馆杂志,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108.G2.20170502.1614.014.html
|
[27] |
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43-44.
|
[28] |
孔繁斌 . 公共性的再生产[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161.
|
[29] |
格里姆赛, 刘易斯 . PPP革命: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161.
|
[30] |
LULOFS R S, CAHN D D . Conflict:from theory to action[M]. Boston:Allyn and Bacon, 2000: 76.
|
[31] |
王辉 . 合作治理的中国适用性及限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70-80.
doi: 10.3969/j.issn.1671-7023.2014.06.002
|
[32] |
帕特南 . 使民主运转起来[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