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研究 ›› 2021, Vol. 51 ›› Issue (1): 18-25.doi: 10.3969/j.issn.2095-5197(2021)01-0018-08
康思本1,于兴尚2
收稿日期:
2019-07-03
出版日期:
2021-04-06
发布日期:
2021-04-06
作者简介:
康思本(1978-),男,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信息资源建设;于兴尚(1988-),男,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
KANG Si-ben1,YU Xing-shang2
Received:
2019-07-03
Online:
2021-04-06
Published:
2021-04-06
摘要: 作为新业态的共享经济渗透到图书领域,催生了家庭图书共享模式,但现有家庭图书共享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家庭图书共享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迷你图书馆、共享实体图书馆、云图书馆和智能书柜4种现有家庭图书共享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以现存问题为导向,融合现有模式的优点,借鉴共享经济理念,根据筛选过滤、就近共享、权责对等、典型示范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家庭图书共享模式,以期丰富文化资源供给途径。
中图分类号:
康思本1,于兴尚2. 共享经济背景下家庭图书共享模式构建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25.
KANG Si-ben1,YU Xing-shang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Mode of Family Books in the Background of Sharing Economy[J]. Library Research, 2021, 51(1): 18-25.
[1]赵琰,戴晓翔,詹庆东.互联网思维下图书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3):33-38.[2]李国朋.家庭阅读资源共享动力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1):30-32.[3]李国朋.家庭阅读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8):53-55.[4]王纲,陈瑶.四川省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2):24-29.[5]渔书简介[EB/OL].[2019-09-28].http://www.22bat.com/.[6]王子舟,王一帆,丁娜.“迷你图书馆”何以风靡全球?[J].图书馆,2015(5):10-16.[7]严贝妮,姜洁.当自助图书馆遇到迷你图书馆——从两大微型图书馆的发展再谈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16(2):27-32.[8]运营 4 年社区鸟巢图书馆渐变“空巢”[EB/OL].[2019-07-26].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 8/02/06/016743185.shtml.[9]刘艳.微菌空间:共享经济下的城市图书空间[J].图书馆,2017(12):72-77,92.[10]王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云图书馆”架构与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11):87-90,95.[11]123图书馆[EB/OL].[2019-07-28].http://www.123tsg.com/.[12]虞晓旭,李立威.共享图书的商业模式及问题——基于“借书人”和“摩布图书”的案例分析[J].电子商务,2019(3):37,41.[13]刘艳.民间图书共享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1):17-26.[14]乔洪武,张江城.共享经济:经济伦理的一种新常态[J].天津社会科学,2016(3):93-98.[15]吴清军,杨伟国.共享经济与平台人力资本管理体系——对劳动力资源与平台工作的再认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6):101-108.[16]牛翠萍,耿修林.对分享经济概念与特征的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17(30):58-59.[17]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32-36.[18]王昊宸.共享经济的本质、运行机制与风险研究[J].中国商论,2018(17):1-2.[19]李国朋.青番茄图书馆与123 图书馆发展模式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5,35(7):88-92.[20]于佳曦,朱为群.我国税收制度现代化标准探析[J].税务研究,2015(9):72-76.[21]李新章.审贷委员会制度在农村信用社有效吗?[J].银行家,2007(7):122-124.[22]柯平,尹静.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40-45.[23]武利红.国内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探索,2012(8):21-23.[24]谢小梅.从大学生阅读倾向看高校图书馆的书评工作[J].全国新书目,2008(7):82-84. |
[1] | 刘晓波. 数字孪生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探索与思考[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06-111. |
[2] | 杨 勇1,李文文2,陈玉平1,陈天娥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现状与启示*[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18-128. |
[3] | 李晓旭. 2010-2019年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的嬗变——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 |
[4] | 王 丽1,2. 近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概述*[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69-73. |
[5] | 张耀坤,徐若晴.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策略研究——基于“双一流”高校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7. |
[6] | 萧凯茵.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策略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8-17. |
[7] | 郭 璇. 2010-2019年国外暑期阅读项目研究方法探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8-26. |
[8] | 付勃达. 生命周期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69-79. |
[9] | 黄 俊.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以陆家嘴“融书房”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21-25. |
[10] | 李路娟1,魏辅轶2. DRAA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条款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40-46. |
[11] | 龚 军. 高职院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的思考——以56所“高水平”学校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61-66. |
[12] | 詹 田. 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75-80. |
[13] | 赵 群. 大数据时代军事人才信息检索能力的塑造[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101-106. |
[14] | 郭晓婉. 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29-36. |
[15] | 占 磊. 基于台湾地区图书出版现状分析的台版图书采访策略研究——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中心的讨论[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37-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