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研究 ›› 2020, Vol. 50 ›› Issue (3): 60-67.doi: 10.3969/j.issn.2095-5197(2020)03-0060-08
张至灵,吴予晨,李佳欣,傅文奇
收稿日期:
2019-11-12
出版日期:
2020-05-30
发布日期:
2020-08-21
作者简介:
张至灵(1999-),女,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吴予晨(1999-),女,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李佳欣(1999-),女,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傅文奇(1971-),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管理、数字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
ZHANGZhi-ling,WUYu-chen,LIJia-xin,FUWen-qi
Received:
2019-11-12
Online:
2020-05-30
Published:
2020-08-21
摘要: 全媒体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对各项业务数据更加重视,将其整理成年度阅读报告来展现图书馆一年的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网络调查法调研分析了我国11个公共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的内容和特点,发现报告存在受重视程度较低、质量参差不齐、互动性弱等问题。据此笔者提出图书馆应提高重视程度、充实内容、增强互动、调整推广对象和推广方案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阅读报告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图书馆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服务。
中图分类号:
张至灵,吴予晨,李佳欣,傅文奇. 全媒体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3): 60-67.
ZHANGZhi-ling,WUYu-chen,LIJia-xin,FUWen-qi. Analysisof Public Library Reading Report in Omnimedia Era[J]. Library Research, 2020, 50(3): 60-67.
[1]殷俊.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探索[J].视听纵横,2017(4):89-90.[2]苏秋侠.“211”高校图书馆年度报告的调研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6(3):11-14.[3]谷诗卉,罗丽,杨新涯,等.大学图书馆年度大数据报告的调研与发展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6):24-30.[4]朱婧.中外公共图书馆年报内容要素对比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8,40(10):9-13.[5]吴亚平,别立谦,周春霞,等.基于用户数据的阅读推广及服务创新——以2016年北京大学阅读报告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1):67-74.[6]陈俊杰,龚晓婷,肖铮,等.基于信息图表的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以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2):44-49.[7]都蓝,吴育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调查研究——以我国“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20):94-101.[8]黄嘉慧.图书馆年度报告现状管窥[J].图书馆建设,2015(12):87-92.[9]朱瑞芹.公共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实践与思考——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阅读报告为例[J].公共图书馆,2018(4):48-52.[10]2017年度石家庄市图书馆阅读报告.[EB/OL].[2019-01-15].http://www.sjzlib.cn/sjzlib/web/information.do?actionCmd=view&id=3272 |
[1] | 刘晓波. 数字孪生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探索与思考[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06-111. |
[2] | 杨 勇1,李文文2,陈玉平1,陈天娥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现状与启示*[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18-128. |
[3] | 李晓旭. 2010-2019年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的嬗变——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 |
[4] | 康思本1,于兴尚2. 共享经济背景下家庭图书共享模式构建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25. |
[5] | 王 丽1,2. 近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概述*[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69-73. |
[6] | 张耀坤,徐若晴.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策略研究——基于“双一流”高校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7. |
[7] | 萧凯茵.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策略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8-17. |
[8] | 郭 璇. 2010-2019年国外暑期阅读项目研究方法探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8-26. |
[9] | 付勃达. 生命周期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69-79. |
[10] | 黄 俊.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以陆家嘴“融书房”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21-25. |
[11] | 李路娟1,魏辅轶2. DRAA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条款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40-46. |
[12] | 龚 军. 高职院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的思考——以56所“高水平”学校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61-66. |
[13] | 詹 田. 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75-80. |
[14] | 赵 群. 大数据时代军事人才信息检索能力的塑造[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101-106. |
[15] | 郭晓婉. 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29-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