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图书馆主要是提供玩具服务和游戏场所的儿童服务机构。按其运作方式和服务对象把玩具图书馆分为四种模式,并针对“馆中馆”模式玩具图书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该类玩具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培养和强化儿童图书馆意识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公共图书馆对象化服务的有力依托、公共图书馆对外宣传助力点。并根据这些定位探讨“馆中馆”模式玩具图书馆建设和运营要点,提出“馆中馆”模式玩具图书馆需与馆内其他服务内容形成关联、相互促进,将玩具服务与阅读推广有效连接,以更好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工具正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介绍微信和微信公众账号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引入微信公众号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对目前微信公众号在图书馆移动服务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微信账号平台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通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有效策略。
通过实地采访、网络调查,结合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数据服务工作,分析开放数据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近年来的智库建设为图书情报机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充分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源,围绕地方图书情报机构的智库功能挖掘,阐述了地方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功能定位、管理、人才队伍、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我国“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查看高校图书馆在迎新期间推送的微信,从中筛选出与迎新相关的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迎新影响力、推送效果进行计算评定,最后针对图书馆微信迎新推广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微信迎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正进行服务转型,从传统服务方式转向移动服务方式。在此背景下,微信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个便捷、低投入、高回报的微服务平台。主要以39所医学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多种调研方式,针对医学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认证情况、账号类型、服务菜单栏、首次推送消息时间、月推送频率、最近文章点击量、图书馆官网微信二维码位置等进行调查,以分析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了整合分析,将活动模式归类为三种:以书为媒、以人为媒、以屏为媒,详细分析了三种模式下的主要活动形式和典型案例。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信息环境的变化,积极拓展数字阅读推广,穿插、整合“书”“人”“屏”三种模式的综合推广活动,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模式。
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把发展心理学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结合起来的课题却几乎是空白。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入手,按照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把未成年人按年龄分成四个级别,分级探讨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的阅读资源、阅读环境和阅读引导。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唐大诏令集》版本多达十三种,但仍有遗漏,而且已著录版本,亦有可商榷者,论文试予订补之。
《江苏艺文志·淮阴卷》“宿迁县”条共收录宿迁著者49人,其中明代3人,清代46人。通过翻阅检索地方史志文献资料,辑得失收著者58人,已收著者但有补辑失收作品的11人。
对国内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影响阅读推广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从图书馆和读者两方面对高校阅读推广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对如何提高阅读推广活动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