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征入手,论述现代图书馆建筑新理念,提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这对现代图书馆建设及图书馆结构功能调整等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对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类MOOC课程设计的课程信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并提出信息素质教育类MOOC的教学设计方案。
以河南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微博运营的具体分析为实例,对微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在增强服务保障力、提高微博吸引力、提升微博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的策略。
“双创”时代,创客空间给转型中的图书馆带来了新契机。选取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创客空间的构建与运作模式,分析高校图书馆建设创客空间优势与意义,提出其构建模型,最后总结出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运营的五项策略。
结合永丰县文化事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基层文化软实力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重阐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及其竞争力的目标、举措和保障措施。
通过梳理高校不同类型学术成果著作权归属,按照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进行分类,探讨不同资源类型学术成果全文著作权。以厦门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构知识库现行政策为例,提出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中要灵活应用“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在著作权保护下最大限度进行学术传播,通过构建联盟云平台,从出版商处获得集体授权规避侵权现象。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情况,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的方式,收集国内现已建成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对各数字平台的基本功能和特色进行内容分析,以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发展概貌,探讨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对于为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促进作用,并对现有的平台的建设提出优化路径。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进行系统地分析。
以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资源建设的时间、内容、方式、技术平台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数字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江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移动阅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之一。首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我国移动阅读服务进行了梳理,然后通过网页、新闻报道、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江西省16所本科院校移动阅读服务现状、服务内容、宣传方式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移动阅读推广人员应深度介入,不断丰富阅读内容、加强宣传推广、深化阅读互动,以推动移动阅读持续、稳定发展。
利用网站开展讲座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扩大讲座服务覆盖面,实现讲座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调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网站,对其利用网站开展讲座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设置讲座名称及栏目、构建集成化的讲座资源库、提供网络免费讲座资源服务、开展网络讲座互动服务等深化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讲座服务建议。
从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开展的服务内容入手,分析目前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设想并提出了场景时代图书馆如何抓住精准服务的核心元素,通过构建新思维、设计新指标、找准新途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用户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传统服务面临重大危机。借鉴O2O商业模式,可帮助图书馆传统服务成功转型。
对湖北省123所高校图书馆微博和微信的开通运营情况、服务内容特点和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微博和微信平台建设存在开通率不高、分化性严重,微博和微信的服务意识相对淡薄,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效果较差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旺盛,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分析、归纳南昌县图书馆工作实践,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
网站要给人一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气氛和谐的整体视觉感受。用户关注度高的栏目要放在首页醒目的位置上,并强化资源的检索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避免使用用户不熟悉的词汇,从而提升用户对关注度高的栏目的使用体验,把图书馆核心的资源和服务传递给读者。其他栏目通过良好的导航设计让用户便于找到和使用。
随着阅读环境和阅读设备的不断变化,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行为更加倾向于碎片化特征,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其进行阅读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阅读情境,阅读动机,阅读营销和阅读感知四个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加强图书馆的阅读情境建设,站在阅读主体的角度考虑推广的内容,重视阅读营销策略,抓住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阅读因素,更高效的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升图书馆用户的阅读质量。
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2013级至2016级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转专业原因进行深度探析,发现本科生转专业的原因包括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并与当前社会观念的变迁有很大关系,也和我国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图书馆学教育在正确的专业意识的引导上存在不足有关。结合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职业发展现状,提出提高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以缓解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流失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职业背离,并为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高校图书馆女馆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快乐模型推导和建立快乐心理乘数,并据此构建相应的心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女馆员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因素,根据快乐模型和心理分析体系,从消极心态防范和积极心态培养角度,提出改善高校图书馆女馆员心理状况的对策。
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禛所著诗文,由袁世硕先生主编,整理为《王士禛全集》,贡献尤多,惠及学界。然王士禛交游广泛、著述浩繁,其诗文仍有散佚。今新辑得其佚诗20首、佚文5篇,并加考证。
现代学者多将北宋和南宋两个朝代的文献辨伪当作一个整体来讨论。具体分析北宋和南宋在文献辨伪学者、文考辨书目数量和文献辨伪取得的成就等方面,认为北宋和南宋的文献辨伪在发展程度上并不处在同一个阶段。此外,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文献辨伪学科发展的规律、两宋不同的学风和经济原因。
著录民国时期上饶县地方文献。所录作者各系以小传,略述其生平履迹。所录文献载其书名、卷数、著作方式、版本、存佚。所录各书下或缀以按语,记其成书原委、内容结构、著录依据,并对前说予以考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