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为保存传统文化,以免遭日寇毁掠,江西省图书馆先贤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共进退,抢救保护馆藏珍籍,风雨兼程曲折前行,南下吉安,辗转永新,完璧迁回,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
书香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构建书香社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共识,也已成为党和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指向。构建书香安庆是时代和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对如何构建“书香安庆”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结合社会需求,提出将众创空间融入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路,对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构建模块进行初步设计,并探讨其服务方式。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的现状与实践启示,供同行借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同时也是一支热爱文化生活的队伍。为使广大红军指战员有书可读,毛泽东非常注重红军图书工作,指出这是建设人民军队,发展人民革命战争不可缺少的“第一个重大工作”。
彝文古籍是彝族人民十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应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十分必要。首先调研了我国彝文古籍的分布和收藏现状,然后研究它们的种类和载体特点,最终分析了进行数字化保护所面临的难题。
对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分析了自建特色数据在各个生命周期里的影响因素。从规范数据库建设标准、提高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率等方面探索适合高职高专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方法。
价值共创理论实现了企业与顾客的密切互动,并提升了企业创造的价值。将价值共创理论应用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通过构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价值共创模型,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价值共创的实现。
开放存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知识库两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采用调查统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现状,认为中医药学科的开放存取期刊处于发展缓慢但趋于稳定增长的状态;国内中医药学科知识库的建设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中医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处于初始阶段,亟须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
通过以古籍精装合订本《新刊凤双飞全传》为修复案例,介绍这类装帧形式产生的原因、特点,同时探讨了此类图书破损后的修复方法,指出在制定文献修复方案时,不能生搬硬套文献修复原则和文献修复标准,需针对不同的破损状况来区别对待。
以2014年《深圳特区报》有关深圳图书馆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时间和数量、内容主题、报道所在栏目以及报道倾向四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深圳图书馆所使用的形象塑造策略,其策略包括活用事件营销、树立品牌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以及提供优质创新的服务。
论述大数据的特征,阐述大数据对图书馆服务、馆藏的影响和作用,提出需要在分析和挖掘图书馆相关大数据的基础上创新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应朝着一体化的个性化服务、面向创新的知识服务和智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阅读推广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提高读者阅读能力、引导读者和谐发展、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在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路径依赖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工作自身特征,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社会工作嵌入路径,即认知嵌入、技术嵌入和关系嵌入。同时要顺利实现社会工作嵌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必须完善制度规范、进行专业馆员的阅读推广培训、建立阅读推广平台等。
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阅读推广服务进行调查,从书目推荐、读书活动、赠书展示、阅读互动交流、数字阅读平台建设等方面分析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网站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策略:建设书目推荐平台,规范书目推荐服务;建立阅读交流平台,开展阅读交流服务;构建集成化阅读平台,开展数字阅读服务。
阐述未成年人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未成年人经典阅读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对未成年人进行经典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经典阅读推广的具体做法。
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咨询、读书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对促进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少儿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明确合作项目的目标和方向,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推广人”,构建“馆、校、家”三方联运机制和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协同开展馆校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少儿阅读推广的长效发展。
通过对辽宁省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辽宁省本科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以服务创新为本,积极拓展学科服务模式,围绕自建学科服务平台的设计目标、平台架构、功能模块设计及平台实践应用,阐述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基于自建平台创新学科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对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在分析大数据环境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参考信息源、服务对象、咨询人员、成本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的基础上,就提升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实现大数据管理实践的对策进行了思考:改进资源选择、分析与存储方式;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强各种服务模式的融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和个人信息风险;发展新型数字知识咨询服务。
在智能终端迅速发展并普及至几乎人人皆有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无线网络功能已不再是有线网络的简单补充,图书馆需要向读者提供无线网络高速链接的基本需求,同时通过细致的感知和精确的定位,获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最终在大数据的应用中更加精准地向市民提供高效和贴身的服务,让图书馆更加智慧。
简要分析了近三年有关研究图书馆微信运营的文献,发现研究高职院校图书馆微信运营的文献很少。以南京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图书馆微信运营的实际情况,在其微信用户运营、内容运营、运营策略和用户体验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通过调研国外六家国家图书馆网站,探讨其图书馆网站设计的主要理念,并根据其建设的经验,提出图书馆网站设计建议,以提高我国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Web页面作为一种标准的数据格式,在数字图书馆服务中具有基础性作用。Artisteer是一款智能化的Web建模工具,能够快速地构建美观、个性化、支持移动访问的Web站点。它具有智能推荐、所见即所得、响应式设计、Section 508网页无障碍标准等特征,能够在分享展示、学科服务、移动服务、数字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结合SWOT分析,指出Artisteer有望成为图书馆技术和服务双效创新的手段。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工具正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介绍微信和微信公众账号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引入微信公众号服务的重要性。同时,对目前微信公众号在图书馆移动服务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微信账号平台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开通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有效策略。
图书馆服务创新拓展了读者自由权,同时也滋生了众多读者诚信缺失现象,影响了图书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其职能的充分发挥。赏识视阈下的读者诚信教育洗涤读者心灵,以点带面,营造诚信校园氛围,为长期困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另辟蹊径。
以湖南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上机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着负荷满载化、读者认识不足及数字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从健全电子阅览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读者上机行为的引导及加大有关读者信息利用的培训力度三方面着手,提出优化读者上机行为的对策,以期推动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朝绿色健康方向发展。
在概述MOOCs基础上,对国外MOOCs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梳理,从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新闻和期刊论文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国外图书馆界MOOCs研究文献较多,但较为分散,未来可寻求从政策支持、加强图书馆界对MOOCs的系统研究、馆员积极参与MOOCs建设、图书馆研发个馆MOOCs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江苏艺文志·淮阴卷》“宿迁县”条共收录宿迁著者49人,其中明代3人,清代46人。通过翻阅检索地方史志文献资料,辑得失收著者58人,已收著者但有补辑失收作品的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