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研究 ›› 2020, Vol. 50 ›› Issue (3): 86-95.doi: 10.3969/j.issn.2095-5197(2020)03-0086-10
巫 慧
收稿日期:
2019-12-09
出版日期:
2020-05-30
发布日期:
2020-08-21
作者简介:
巫慧(1981-),女,馆员,研究生,研究方向:与图书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WUHui
Received:
2019-12-09
Online:
2020-05-30
Published:
2020-08-21
摘要: 图书馆使用者权是图书馆学的核心。对使用者权的研究不应止步于宣示层面的道德权利,而应在明确其法定权利定性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解决其保护与救济的难题。文章以权利-义务-法律-救济为逻辑主线,基于使用者权宪法权利和私法权利的双重维度,在《公共图书馆法》和《著作权法》的软法和硬法协同治理之下剖析图书馆使用者权的保障路径。
中图分类号:
巫 慧. 软法与硬法协同治理下的图书馆使用者权保障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3): 86-95.
WUHui. Research on the Library User Rights Relief under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Soft Law and Hard Law[J]. Library Research, 2020, 50(3): 86-95.
[1]李国新.图书馆服务与利用者权益保护[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4):14.[2]蒋永福.“图书馆权利”研究反思[J].图书馆建设,2008(4):60.[3]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3):31.[4]山本,隆司.Pierre N.Leval:toward A Fair Use Standard(103 Harv.L.Rev.1105,1990)[J].ァメリカ法,1992,1992.[5]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3):5.[6]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J].中国法学,2006(1):23.[7]张翔.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J].清华法学,2012(4):19.[8]马岭.宪法权利与法律权利:区别何在?[J].环球法律评论,2008(1):64.[9]程焕文.图书馆权利的界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39-40.[10]陈有志.图书馆读者权利主张的法理研究(上)[J].图书馆,2010(6).[11]范并思.权利、读者权利和图书馆权利[J].图书馆,2013(2).[12]魏建琳.权利理论视阈下图书馆权利概念的辨析与解读——图书馆权利若干命题的困惑与思考之一[J].图书馆,2015(8).[13]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2004(3):8.[14]童之伟.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J].中国法学,2008(6):24-25.[15]秦前红,涂云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可司法性研究——从比较宪法的视角介入[J].法学评论,2012(4):5.[16]石必胜.合理使用认定的有罪推定——评国内首例谷歌数字图书著作权纠纷案[J].中国版权,2014(03):19-22.[17]王利明.论举证责任倒置的若干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2003(1):155.[18]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中国法学,2006(2):4.[19]罗豪才.软法与公共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8.[20]罗豪才,毕洪海.软法的挑战[M].商务印书馆,2011:337.[21]王锴.论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定[J].法学家,2018(4):57.[22]陈惊天,耿振善.互联网时代呼唤软法硬法的协同治理——专访罗豪才教授[J].人民法治,2015(12):6-7.[23]梁志文.论版权法上使用者利益的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6):128.[24]杨红军.论版权确界规范的表现形式[J].河北法学,2019(6):21.[25]朱理.合理使用的法律属性——使用者的权利、著作权的限制还是其他[J].电子知识产权,2010(3):18.[26]李国新.图书馆权利的定位、实现与维护[J].图书馆建设,2005(1):4.[27]罗豪才,宋功德.软法亦法:公共治理呼唤软法之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84.[28]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0(10):3.[29]李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11):6.[30]杨海坤,朱恒顺.行政复议的理念调整与制度完善——事关我国《行政复议法》及相关法律的重要修改[J].法学评论,2014(4):28.[31]喻少如.论行政给付行为的诉讼救济[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6):75.[32]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2014:8.[33]汪保康,束永军.传统与当代:法治社会法律强制力走向论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1):65.[34]王迁.版权法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与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
[1] | 刘晓波. 数字孪生驱动的图书馆服务探索与思考[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06-111. |
[2] | 杨 勇1,李文文2,陈玉平1,陈天娥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信息素养现状与启示*[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3): 118-128. |
[3] | 李晓旭. 2010-2019年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的嬗变——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 |
[4] | 康思本1,于兴尚2. 共享经济背景下家庭图书共享模式构建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18-25. |
[5] | 王 丽1,2. 近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概述*[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1): 69-73. |
[6] | 张耀坤,徐若晴. 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策略研究——基于“双一流”高校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7. |
[7] | 萧凯茵. 设计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应用策略分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8-17. |
[8] | 郭 璇. 2010-2019年国外暑期阅读项目研究方法探析[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18-26. |
[9] | 付勃达. 生命周期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比较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1, 51(2): 69-79. |
[10] | 黄 俊. 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研究——以陆家嘴“融书房”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21-25. |
[11] | 李路娟1,魏辅轶2. DRAA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条款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40-46. |
[12] | 龚 军. 高职院校图书馆强化线上服务体系的思考——以56所“高水平”学校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61-66. |
[13] | 詹 田. 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75-80. |
[14] | 赵 群. 大数据时代军事人才信息检索能力的塑造[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6): 101-106. |
[15] | 郭晓婉. 公共图书馆建设纪录片中心的实践探索——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研究, 2020, 50(5): 29-36. |
|